2024年受持八關齋戒的十二種功德利益 邀您同沾法益(敬請提前1日掛單)現場報名 電話報名(037)230101 線上報名

受持八關齋戒的十二種功德利益 邀您同沾法益 (敬請提前1日掛單)現場報名 電話報名(037)230101 線上報名

113年10月5日八關齋戒課程

113年11月23日八關齋戒課程

受持八關齋戒的十二種功德利益

一.脫離病苦

二.消滅罪障

三.免除横禍

四.遠離惡道

五.福報優厚

六.成就迅速

七.來世尊貴

八.得生天上

九.往生助緣

十.臨終歡樂

十一.得相好身
十二.成佛道緣

 

報名方式

1.現場報名:知客室

2.電話報名:(037)230101

3.線上報名:請掃瞄右方QR Code

 

注意事項

1.請自備個人盥洗用品、室內拖鞋、亦可自備睡袋

2.請攜帶身份證、健保卡

3.請著素色衣褲、自備海青

4.功德金隨喜

 

 

 

 

 

 

佛壽普陀山大圓覺禪寺

地址:苗栗縣公館鄉大坑村九鄰大坑206號

電話:(037)230101

 

 

#受持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十二種功德利益 #八關齋戒 #同沾法益 #提前1日掛單 #現場報名八關齋戒 #電話報名八關齋戒 #線上報名八關齋戒 #八關 #齋戒 #佛壽普陀山大圓覺禪寺 #佛壽 #普陀山 #大圓覺禪寺 #禪寺 #Observing TheEight Precepts #Twelve Merits OfThe Eight Precepts #Eight Precepts #Sharing The MeritsOfThe Dharma #Register OneDay In Advance #Onsite Registration For The Eight Precepts #Phone Registration For The Eight Precepts #Online Registration For The Eight Precepts #Eight Precepts #Fasting #Foshou Putuo Mountain Great Enlightenment Zen Temple #Foshou #Putuo Mountain #Great Enlightenment Zen Temple #Zen Temple

 

新莊除毛 美睫教學 深坑小吃 打擊樂 婚友社 頌缽課程 監視器 冷氣保養 新北抓漏 精密鋼模 鋼模廠
太歲燈 精密射出 霧眉教學 桃花運 紋繡教學 頌缽證照 頌缽創業 搬家公司 網站設計 機械加工 CNC加工
新竹霧眉 新莊美睫 單身聯誼 感情和合 冷氣安裝 cnc 台中霧眉 新北抓漏 霧眉 台北裝潢 安裝冷氣
霧眉教學 中和搬家 霧眉課程 金屬加工 塑膠射出 螺螄粉 射出模具 塔羅占卜 美睫店 精密射出 塑膠模具

泰國玉佛寺 วั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ศาสดาราม

玉佛寺泰語วั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ศาสดาราม)是泰國境內的佛教聖地,位於首都曼谷市內,屬於國家大皇宮的範圍。

歷史

玉佛寺建於1782年,經歷上百年餘年的悠悠歲月。玉佛寺屬於泰國曼谷王朝開朝時建築,自從鄭昭麾下部將昭披耶節基推翻吞武里王朝之後,加冕為王世稱拉瑪一世,並下達命令將湄南河西岸舊都所在地遷到湄南河對岸的曼谷,寺內供奉著由拉瑪一世王迎請入寺的泰國國寶「玉佛像」,且在此地為皇家舉行重要的儀式,例如:每年按照熱季、雨季、涼季三季變換的時間,泰國國王或王子親自為玉佛更衣以保國泰民安的隆重儀式,從拉瑪一世王迄今沿襲不變,今天玉佛寺被視為國家守護的宗教聖地。

玉佛寺目前占大皇宮的面積約四分之一,位於宮內的東北方向,寺內供奉的帕佛陀大摩尼寶玉佛พระพุทธมหามณีรัตนปฏิมากร)簡稱玉佛(พระแก้วมรกต),由一整塊翠綠壁翡翠)雕成,高約66公分,寬約48公分,由玻璃保護,上有多層華蓋,基座高昂。據說這尊玉佛是在許多地方停留過,初期是鑲在清萊府玉佛寺的佛塔中,後來佛塔被雷劈毀之後才發現這尊玉佛在內,當時這尊玉佛是被灰泥(stucco)蓋住而貼滿金箔,後來佛像眼部所蓋上的灰泥部分開始裂開,才發現佛像原來是整塊翡翠而雕制的,後來這尊玉佛就到南邦府清邁府寮國萬象玉佛寺入寺供奉。吞武里王朝鄭昭出兵征討歸附緬甸的寮國三個小王國,同程迎請玉佛到吞武里鄭王寺วัดอรุณราชวราราม)入寺供奉。後來拉瑪一世將泰國首都遷至曼谷之後,即請玉佛到玉佛寺皇宮內供奉。

玉佛每年按照熱季、雨季、涼季三季變換的時間,泰國國王或王子親自為玉佛更衣換服,以示尊敬保佑國泰民安的皇家重要儀式,從拉瑪一世王迄今沿襲不變。

 

特色

玉佛寺內的所有建築都有加高的白色大理石基座和繽紛奪目的鑲嵌畫裝飾,在主殿北方,有三座佛塔,分別是純泰式藏經閣(พระมณฑป,Phra Mondop),內有拉瑪一世寫得藏經、錫蘭式金色舍利佛塔(พระศรีรัตนเจดีย์,Phra Sri Ratana Chedi),由拉瑪四世所建、父祖皇室宗廟(ปราสาทพระเทพบิดร,Prasat Phra Debidorn)。

最外圍的圍牆則是白色的,相當簡單,內牆繪有泰國版本羅摩耶那史詩รามายณะ,Ramayana)神話的場景。參觀時可由玉佛寺北門開始,以順時針的方向觀賞178幅壁畫,多數壁畫都有泰文的說明。除此之外,在玉佛寺中出現五米高的守門神雕像,就有幾個主要在羅摩衍那史詩神話中的大型神像,如猴王哈奴曼หนุมาน,Hanuman)反派十面巨人羅波那ทศกัณฑ์,Ravana)。

東側則有一排8座,呈一條直線的佛塔,外貼中國風味的磁磚,一共有8種顏色,代表佛教的不同元素。

此外,玉佛寺區裡,有吳哥窟的模型位於藏經閣北方中,是泰國國王拉瑪三世所增加的收藏。在柬埔寨高棉帝國時期,兩地的文化經常有交流且有共通之處。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E%89%E4%BD%9B%E5%AF%BA_(%E6%9B%BC%E8%B0%B7)

泰國僧王寺 Wat Bowonniwet Vihara

【泰國/曼谷/寺廟】僧王寺(Wat Bowonniwet Vihara)

【泰國/曼谷/寺廟】僧王寺(Wat Bowonniwet Vihara)

在舊城區當中,護城河的旁邊,有一座現任泰皇拉瑪九世普密蓬陛下,曾短期出家的寺院:僧王寺。而你猜想不到的是,這個寺院就在背包客夜夜笙歌的考山路圓環東北方。廟門小小的,寺院的範圍卻非常之大,氣勢磅礡。因身為皇家寺院之一,故其建築設計也不是省油的燈,目前還有兩間附設的學校在裡面,其中一間為大學佛學院及一棟博物館。

僧王寺(Wat Bowonniwet Vihara),位於空帕敦功卡盛運河(คลองผดุงกรุงเกษม;Klong Phadung Krung Kasem)的前一個街口,因佔地廣大,其寺院的對角直接與考山路最熱鬧的美食夜市圓環交接,可說是考山路區最平靜且充滿靈性的一個區域。

僧王寺,有著落落長的泰文全名(วัดบวรนิเวศวิหารราชวรวิหาร,Wat Bowonniwet Vihara Rajavaravihara),泰國人簡稱為Wat Bowon。僧王寺為曼谷的皇家寺院之一,與泰皇室的淵源深厚,許多皇室成員甚至國王曾經在此修行,稱之為皇家寺院更名副其實。寺院使建於1826年泰皇拉瑪三世在位時,於1836年修建完工後,Bhikkhu Mongkut王子進了僧王廟當了一段時間的住持,也就是之後的泰皇拉瑪四世。(拉瑪四世即為電影「安娜與國王」中,周潤發所飾演的國王一角)

論壇

在進入主殿之前,要來解釋一下『僧王寺』中文廟名的由來。先來看看屋簷上面的設計,依然是非常的中國風,與一般泰寺廟的建築差異頗大,無論是凋花色彩還是飛龍麟角,皆有親切的中國風味基底。最重要且特別的一點,仔細看中間那個棕色底與白色字體的『王』字,這就是隱藏在建築當中的泰皇象徵,根本是建築本身的『彩蛋』無誤,別處找不到,要看請到僧王寺。

該寺院從建廟以來,總共出了四位僧王,前任僧王(已圓寂,享年百歲),也就是泰國佛教界的最高領袖,第19任僧王蘇瓦塔那摩訶長老(Nyanasamvara Suvaddhana),他是在位最久的僧王,更是九世泰皇從小到大的信仰導師,連泰皇見到僧王都必須行禮。因此,在泰國華人圈當中,僧王寺名稱的由來真的當之無愧。

論壇

僧王寺的佛像兩尊,一前一後,一大一小,兩尊佛像皆為素可泰時期凋塑風格,若有似無的微笑,讓人感到親切依舊。兩尊佛像皆帶著微微的笑意,前面的一尊佛因光線照在身上的關係,整體上較為光亮,後面的佛像則是默默在後方看照著每個人。

主殿的外牆,是由大理石砌出來的,挑高又左右對稱並帶有西化風格的設計,外圍的石獅子帶有中式靈魂的烙印,然而這是間卻是泰國寺院,可說是相當特殊的溷搭風格。

論壇

接下來要去主殿後面的金色佛塔,佛塔當中有釋迦摩尼的捨利子與佛腳印。錫蘭式金色舍利佛塔跟玉佛寺的一模一樣,但是大小相對縮小許多,且可進入塔中,塔中供奉著佛祖舍利與佛腳印,可入內但是不得拍照。

論壇

這張照片,我們要回到僧王的故事。第19任僧王蘇瓦塔那摩訶長老(Nyanasamvara Suvaddhana)圓寂之後,泰皇下令,讓僧王的喪禮比照皇家等級,並於僧王寺內的Phra Tamnak Petr設置靈堂,讓民眾前往弔祭。也因如此,故Phra Tamnak Petr一直都有軍人輪流看守著。

論壇

地址: 248 Phra Sumen Rd, Khwaeng Wat Bowon Niwet, Khet Phra Nakhon, Krung Thep Maha Nakhon 10200

想要了解更多的旅行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K兔yule 」。

發佈於2018-06-21

【泰国/曼谷/寺庙】僧王寺 (Wat Bowonniwet Vihara) – [已重置]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8332064

 

臥佛寺 帕徹獨彭大寺院

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泰語วัดพระเชตุพนวิมลมังคลารามราชวรมหาวิหาร皇家音譯Wat Phra Chettuphon Wimonmangkhlaram RatchaworamahawihanIPA:[wát pʰráʔ tɕʰê:t.tù.pʰon wíʔ.mon.maŋ.kʰlaː.raːm râːt.tɕʰá.wɔː.ráʔ.má.hǎː.wíʔ.hǎːn]),為泰國曼谷拍那空縣的一間大型佛寺。坐落於拉達那哥欣島,北面毗鄰曼谷大皇宮。該寺原為大城王朝時期的菩提寺泰語วัดโพธาราม,英語:Wat Photaram泰語วัดโพธิ์,英語:Wat Pho),華人慣稱為臥佛寺。寺內有一尊46公尺長的臥佛像(泰語พระพุทธไสยาส)。

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為皇家佛寺拉瑪一世基於原先波他欖寺的基礎進行改建,並在往生之後成為其主廟,部分的骨灰也安放於此。拉瑪三世繼位後,亦大舉擴建及裝修此寺。寺內藏有全泰國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品。帕徹獨彭大寺院亦為早期泰國的公共教育重鎮,擁有一間泰醫學校,寺內的1,431塊泰文碑銘,也於2011年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亞洲的世界記憶計畫。此外,該寺也是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迄今仍有持續授課。

歷史

論壇

 

四王寶塔

本寺原名波他欖寺(Wat Photaram),意指印度菩提伽耶摩訶菩提樹,佛陀曾在此樹下修行並悟道。本寺為曼谷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多數人僅使用其原名簡稱「Wat Pho」。在那萊大帝時期,有一位法國工程師得拉瑪(De Lamar)曾在此設置一星形要塞,但在1688年曼谷圍城戰後被帕碧羅闍拆毀。因此據信該寺建立於帕碧羅闍統治期間(1688年–1703年),但建造的確切日期和建造者已不可考。

阿瑜陀耶遭到緬甸貢榜王朝攻陷之後,鄭昭將首都遷至吞武里,並在黎明寺旁建立王宮,與波他欖寺隔河相望。由於波他欖寺與王宮極為接近,因此其地位被提升至皇家寺院。1782年,拉瑪一世將首都從吞武里遷至河的對岸,並在波他欖寺旁建造大皇宮。1788年,拉瑪一世下改建已破舊不堪的波他欖寺。當時,波他欖寺地板顛簸且滿地泥濘,因此還先進行了排水和地平工程。在修建期間,拉瑪一世也將位於阿瑜陀耶素可泰,以及其他地方廢棄寺廟中的佛像移置波他欖寺。這批藏品包含了阿瑜陀耶帕席桑碧寺的大量佛教圖畫,帕席桑碧寺於1767年遭到緬甸摧毀。重建工程費時七年。1801年,也就是工程開始後的第12年,波他欖寺及其附近的寺廟群更名為帕徹獨彭寺(Phra Chetuphon Vimolmangklavas),其意參考自「祇園精舍」,而該寺也成為拉瑪一世的主要祭廟。

論壇

 

暹羅王親臨臥佛寺,約1865

在接下來的260年,佛寺仍持續的修建,特別是在拉瑪三世統治期間(1824年-1851年)。1832年,拉瑪三世開始修葺並擴建該寺院,工程耗時長達16年又7個月。此時該寺院的面積已廣達22公畝,現存的大多建築皆是在此時建造或改建,包含著名的臥佛殿。拉瑪三世也將當時的知識及圖像繪製或銘記於牆上,並將該寺院開放給公眾作為教育中心。2007年2月21日,臥佛寺大理石碑及圖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入世界記憶計劃,以保護珍貴的歷史記憶財產。臥佛寺被視為泰國的第一座大學,及傳統泰式按摩的發源地。在19世紀中葉西方醫學傳入之前,臥佛寺也是醫學教育的中心。至今寺內仍有一家1957年開設的私立學校仍在教授傳統泰醫學。

拉瑪四世統治期間,該寺又被改稱為帕徹獨彭皇家大寺院(Wat Phra Chetuphon Vimolmangklararm)。除了增建第四座泰王寶塔之外,該寺再也沒有顯著的變化,僅有維修工作持續進行。

 

 

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8%95%E5%BE%B9%E7%8D%A8%E5%BD%AD%E5%A4%A7%E5%AF%BA%E9%99%A2

泰國曼谷金佛寺

金佛寺(泰國曼谷金佛寺)

金佛寺,又稱黃金佛寺,是泰國華人對該寺的稱呼,位於Hua Lamphong火車站西南面的唐人街曼谷火車總站附近,若搭乘地鐵,可在Hua Lamphong站下車,西南不遠即是。為泰國著名寺廟,泰國三大國寶之一。據說這座寺院由三位華人集資建成,故又稱三華寺或三友寺。
金佛寺因供奉一尊世界最大金佛而聞名。一尊用純金(注:另一說是約60%含金量,此有待考證)鑄成的如來佛像,重5.5噸,高近4米,盤坐的雙膝相距3米有餘,金光燦爛,莊嚴肅穆。是泰國素可泰時代的藝術品,也是泰國和佛教的無價寶。

寺廟傳說

金佛被發現的年代大約在七百多年前,據說佛寺所在地本來頗為荒涼,後來華人逐漸聚居。他們把扔在荒山上的一個無人肯要的佛像雇車搬了回來,搬運時,佛像可拆卸成9節。幾經周折,運抵寺廟後,佛身有一塊鐵殼掉下,露出裡面金光閃閃的金佛像身。把所有鐵殼敲掉後,金光閃亮的完整佛身露了出來,因此名聞全國,後定名該寺為金佛寺。
另有一傳說,稱這尊金佛建造於素可泰王朝,後來外敵入侵,為了防止金佛被當時外來入侵者擄走,愛國志士在其身上塗以灰泥,埋在土中達300多年,後被發掘出土,但因佛身塗了灰泥,不夠美觀,被供奉在湄公河岸的帕開舊廟裡。後因廟址改建倉庫,在搬運金佛時不慎摔了一下,佛身灰泥脫落,顯露出一尊形態栩栩如生的金佛,遂成為稀世珍寶,乃運來曼谷,供奉寺內,供信徒們膜拜頂禮。

寺廟主持

寺廟主持為皇家賜名“昭坤”等級昭坤-尼宮木尼(尼功慕尼)大法師(曾管理泰國一省府的皇家御用大法師)現年82歲,在泰國享有“皇家昭坤大法師”、“祈福昇運大法師”、“送子法師”等盛譽。但近些年只每逢逢宋干節、以及12月31日的辭舊迎新儀式在金佛寺為皇家主持法事,平時終日在大雄寶殿誦經以及管理金佛寺各項事務

寺廟管理

金佛寺各項事務由主持-尼宮木尼大法師,做寺廟統管,安排僧人定期到全國各處講經弘法,接待皇家定期法事活動。

寺廟概述

泰國古稱暹羅,從文字記載開始,大慨有8-9百年的歷史。文化最先是從泰國北部起源的。
寺廟的泰語名稱WATPHACHUMKONGKA,興建了大約400年左右,最初是有鑾袍滴創建。這中間有出幾位著名的高僧,如鑾袍皓,鑾袍谷徳等。

在以前,泰國有些地區沒有學校,佛寺就是學校,他傳授著傳統文化。佛寺也是暫時的醫院,負起救死扶傷的責任。寺廟的社會作用非常重大。

 

金佛寺圖冊
金佛寺圖冊(6張)
 
 
寺廟附有小學和診所,但這都是免費提供服務給民眾的。由於寺廟主持的名望,以及周圍的民眾對寺廟的大力支持和無私的捐獻,使得寺廟得到不斷的整修、擴建也就形成了,這樣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一個成功的寺廟。寺廟被當地政府稱為一個典範的寺廟,也是一個泰國人和外國人旅遊朝拜的勝地。而且還由於這座廟寺的高僧輩出,所請出的佛像又非常的靈驗,所以使得全世界各地的人民都不惜遠渡重洋、慕名來到這裡拜佛、請佛。金佛寺因供奉一尊世界最大金佛而聞名。它全身金光閃閃,高3米,5.5噸重。黃金佛像來源神秘,光在黃金上就價值2.5億美元。雕刻的在優美的素可泰風格上的圖像,可以追溯到後素可泰時期。
金佛寺-在泰國屬於珍寶級寺廟,三大國寶之一,,也是皇家每年的迎新年祈福法事的舉辦地,備受泰國皇家的青睞。因為據說在金佛寺求神送子、祈福轉運的信眾們拜金佛很多得以實現,使其來還願的人們越來越多,致其香火現今這般鼎盛。使其與著名的四面佛齊名,為在泰國兩大許願必去之地。

地理位置

金佛寺 [1]  位於華南蓬火車站西南面熱鬧的唐人街一帶,曼谷火車總站附近

自然氣候

該區位於中南半島中南部,地處熱帶,全年氣溫較高,但因靠海,常年有海風吹拂,所以即使在最熱季節,也無酷暑之感,且溫差不大,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曼谷天氣全年分為3季:5月中旬—10月為雨季,11月—翌年2月中旬為涼季,2月中旬—5月中旬為熱季。曼谷氣候濕熱,年平均氣溫27.5℃,年降水量1500毫米。氣溫:全年最高35°C(6月);全年最低11°C(1月)。

旅遊景區

金佛寺因供奉一尊世界最大金佛而聞名。一尊用純金(注:另一說是約60%含金量,此有待考證)鑄成的如來佛像,重5.5噸,高近4米,盤坐的雙膝相距3米有餘,金光燦爛,莊嚴肅穆。是泰國素可泰時代的藝術品,也是泰國和佛教的無價寶。

旅遊指南

門票信息
4樓,金佛寺佛殿40泰銖,2樓,唐人街歷史博物館100泰銖。
交通指南
位於Hua Lamphone火車站西南面的唐人街,曼谷火車總站附近。

① 若搭乘地鐵,可在Hua Lamphone站下車,西南不遠即是。

 

泰國曼谷金佛寺衛星地圖
泰國曼谷金佛寺衛星地圖
② 若乘坐空調公交車2路、7路、11路、29路、50路、67路、119路到華南蓬火車總站,步行可到。
美食信息
傳統泰餐推薦
Le Lys
地址:104 Narathiwat Soi 7, Sathorn Road,坐BTS 在Chong Nonsi站下。
這是個有很濃家庭氣息的餐廳, 古堡式的殖民風格裝修。泰國菜做的很經典美味, 金合歡葉咖哩烤豬肉、特色烤魚和炒河粉是這里三大招牌菜. 其他菜品也不錯, 價格約100-200泰銖/每道菜,餐廳提供了良好的服務。
Maha Naga
地址:Soi 29,Th Sukhumvit
這是家時尚的泰國餐廳,裝修環境添加了一些流行元素,顏色搭配比較有異國風味。菜品也融合了泰餐和西餐的口味。炸春捲(deep-fried prawn rolls)配以梅醬(plum sauce)和泰式肉汁扇貝(scallops in Thai-style gravy)是這裡的特色菜。價格約500-700泰銖/每道菜。
Royal Dragon
地址:35-222 Moo 4, Bangna-That Rd. Phrakanon,餐廳位於曼谷市的東南部,乘38路公共汽車可以到達。
佔地面積為3萬多平方米,總共擁有5000個座席,是世界上最大的餐廳。由於餐廳太大,服務員都穿旱冰鞋端送飯菜,不時有服務員摔倒相撞的事故發生。營業時間:11:00-23:00(無休息日)。
泰式海鮮推薦
建興酒家(Somboon Seafood)
是曼谷一家老字號的海鮮€餐廳,價格合理,味道可口,咖哩螃蟹是這裡的招牌菜,幾乎是每位客人必點的菜。酸辣蝦湯也能讓喜歡酸辣的朋友過把癮。這家海鮮店共有五個分店,人均消費約250-300泰銖。營業時間:16:00-23:30。
泰式火鍋推薦
MK泰式火鍋
是泰國最有名的火鍋店,因味道可口價格公道,所以非常受歡迎,在曼谷有很多分店,幾乎每個百貨商場都有。吃膩了重口味的酸辣甜泰餐,可以在這裡吃到難得的清淡口味。價格約300泰銖/人。
船上餐廳推薦
Maeyanang
乘坐著古柚木船,遊覽泰國皇家昭帕雅河,領略泰國傳統文化,一邊享用美味的泰國料理自助餐。費用:1800泰銖/人。營業時間:19:30-21:30。
遊覽介紹
金佛寺門口有很多手持相機的人,遊客進門時,他們會給你做簡單的介紹,但是注意,他們不是寺廟的工作人員,他們會在與你交談的時候偷偷拍下照片,趁你游覽的時候回去做成胸章,你走的時候便向你兜售。價格每個200銖,但其實50銖就可以。這也算該寺的一特色。
佛像正門口有一小店,出售佛像,價位相對較高,如果要購買紀念品,可到佛堂前的小街上購買。

 

 

資料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7%91%E4%BD%9B%E5%AF%BA/8018982

泰國瓦拉康寺 Wat Rakang

拉康寺(WatRakang),原名“邦瓦涯寺”(WatBangWaYai),建於大城王朝(阿育他耶王朝)時期,與“安瑪琳塔蘭寺”(WatAmarintharam,原名“邦瓦暖寺”WatBangwanoi )為寺廟配對。

 

拉康寺由來

拉康寺(WatRakang),原名“邦瓦涯寺”(WatBangWaYai),建於大城王朝(阿育他耶王朝)時期,與“安瑪琳塔蘭寺”(WatAmarintharam,原名“邦瓦暖寺”WatBangwanoi )為寺廟配對。

 

佛歷2310年(西元1767年),大城王朝滅於緬甸之手。拉康寺(WatRakang),原名“邦瓦涯寺”(WatBangWaYai),建於大城王朝(阿育他耶王朝)

 
 

時期,與“安瑪琳塔蘭寺”(WatAmarintharam,原名“邦瓦暖寺”WatBangwanoi)為寺廟配對。佛歷2311年(西元1768年)12月28日,“吞武里大帝”帕昭達信(SomdetPhraChaoTaksinMaharat,華人稱為鄭王)成功地擊退緬軍,並在吞武里建立新的都城。

拉康寺歷史

鄭王登基後,重視佛教的複興,他將原屬私人建造的邦瓦涯寺封為皇家寺廟,並著手收集、補充遭緬軍燒毀的三藏佛典。當時因洛坤府未遭緬軍侵犯,得以留存最完整的三藏佛典,鄭王便前往洛坤府收集三藏佛典。

鄭王在洛坤府見到一位名為“帕阿贊席”(PhraAchanSi)的高僧,帕阿贊席原居大城府帕南春寺(WatPhananChoeng)。戰時,大師逃往洛坤府,暫居當地寺廟。帕阿贊席精通三藏,內觀(vipassana)修行亦深。鄭王與帕阿贊席建立良好交情,因此邀請大師同回吞武里,擔任邦瓦涯寺住持,並封為崇迪僧皇。帕阿贊席成為曼谷王朝時期的第一位僧皇。

泰語“拉康”是銅鐘之意。拉瑪一世登基後,重建邦瓦涯寺的藏經閣(Hotrai或HoPhraTripitaka),在舊佛殿的東北方挖到一口銅鐘。國王發現寺裡銅鐘的聲音非常悅耳,詢問銅鐘來歷,僧侶如實秉告。國王將掘出銅鐘之處挖成水池,並在水池中建了三間並連的三藏圖書館。

國王將那口銅鐘置於玉佛寺,又在拉康寺建立新的鐘樓,鑄造五口新鐘懸掛其內。寺廟也因掘出銅鐘一事,而有“拉康寺”之名。曼谷王朝初期,拉康寺備受國王、親王的重視與支持。

 
 

歷代住持

佛歷2395年(西元1852年),九大聖僧之一的崇迪帕菩他贊.多.彭浪錫(崇迪多、阿贊多)擔任拉康寺的住持,拉康寺開始香火鼎盛。因崇迪多法門高強,並積極奉獻付出,因此拉康寺亦有“崇迪多之寺”的稱號。
現任住持為龍婆天。

 

 

 

資料來源: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B%89%E5%BA%B7%E5%AF%BA/18900454

泰國瓦拉康佛寺

瓦拉康佛寺

瓦拉康佛寺(Wat Arun)是泰國曼谷市最具代表性和著名的佛寺之一,也是泰國最重要的宗教和旅遊景點之一。瓦拉康佛寺位於湄南河(Chao Phraya River)的西岸,與曼谷市中心的皇宮(Grand Palace)和翡翠佛寺(Wat Phra Kaew)相對。

瓦拉康佛寺的全名是「瓦拉康莱佛寺」(Wat Arun Ratchawararam Ratchawaramahawihan),但一般人更習慣稱之為「瓦拉康佛寺」或「黎明寺」(Temple of Dawn)。這個寺廟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美麗的景色而聞名於世。

瓦拉康佛寺的特色是其中央高塔,稱為「普拉剌曼」(Prang)。普拉剌曼高約82公尺,是瓦拉康佛寺的最高建築物,也是曼谷市的地標之一。這座高塔由磚石和彩繪玻璃裝飾而成,展現了泰國佛教的精緻工藝和建築技術。普拉剌曼的四個面向分別代表了四位守護神,負責保護寺廟和其內的佛像。

除了普拉剌曼,瓦拉康佛寺還有其他重要的建築物和結構,包括四座小塔、大殿、圍牆和門樓等。在寺廟的內部,你可以欣賞到精美的佛像、壁畫和雕刻作品,它們展示了泰國佛教的藝術和宗教信仰。

瓦拉康佛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當時這個地方只是一座名為「提拉玛奴朱那」(Thonburi)的小漁村的一部分。寺廟的建造始於康熙時期,但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經歷了多次擴建和修復。瓦拉康佛寺最初的名字是「瓦葦聖佛寺」(Wat Makok),直到19世紀初才更名為「瓦拉康佛寺」。

參觀瓦拉康佛寺時,你可以穿著合適的服裝進入寺廟區域。該寺廟通常對公眾開放,遊客可以參觀寺廟的大部分區域。登上普拉剌曼頂部的觀景台,可以俯瞰整個曼谷市區和湄南河的美景,尤其在黃昏和夜晚時分,景色更加壯麗。

瓦拉康佛寺也是泰國重要的佛教活動場所之一。在一些重要的佛教節日和慶典期間,寺廟會舉行盛大的儀式和慶典活動,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遊客前來參與。

總的來說,瓦拉康佛寺是一個結合了宗教、歷史和藝術的地方,以其壯觀的建築和迷人的景色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如果你計劃到曼谷旅遊,瓦拉康佛寺絕對值得一遊。

泰國玉佛寺

Wat Phra Kaew

泰國玉佛寺(Wat Phra Kaew)是泰國曼谷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該寺廟位於曼谷的皇宮內,是泰國王室的官方寺廟,也是泰國國寶級的寺廟。

泰國玉佛寺建於1782年,當時泰國首都從阿瑜陀耶(Ayutthaya)遷至曼谷。寺廟的全名是Wat Phra Sri Rattana Satsadaram,但通常稱為Wat Phra Kaew,意為「玉佛寺」。寺廟建築融合了泰國和中國的風格,是一座壯觀的建築物。

玉佛寺最大的亮點是供奉在寺廟內的玉佛(Emerald Buddha)。這尊佛像被認為是泰國最神聖的佛像之一,也是泰國的國寶。這尊佛像高約66公分,由一塊單塊的翡翠雕刻而成,被裝飾在一座金鑲玉寶座上。佛像被描繪成坐姿,手指向前,據說它的製作年代可以追溯到14世紀。

玉佛寺也是一個重要的佛教聖地,每天都吸引著大量的信徒和遊客。遊客必須穿著合適的服裝進入寺廟,即長褲和襯衫,女性還需要蓋住肩膀。寺廟內部裝飾華麗,有著精美的壁畫、金碧輝煌的寶座和雕刻等。參觀者可以在寺廟內漫步,欣賞美麗的建築和佛教藝術品。

另外,玉佛寺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歷史遺址。在寺廟內,遊客還可以參觀博物館,了解泰國歷史和佛教文化的展覽。博物館展示了各種與佛教和寺廟相關的文物和藝術品,例如佛像、金器、陶瓷和繪畫等。

總的來說,泰國玉佛寺是一個融合了宗教、藝術和歷史的重要場所。它展示了泰國文化的精髓,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和信徒。如果你計劃前往曼谷,玉佛寺絕對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